5月11日,全國首列“南亞國際貨運列車”在蘭啟程,10天后,這列滿載著“中國制造”的貨運列車,經過鐵路、公路運輸,將到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。這標志著蘭州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,在開啟“蘭州號”中亞、歐洲貨運專列之后,又一次邁出了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一步。 “一帶一路”重大戰略構想提出兩年多來,沿線國家紛紛響應。去年,中國跟30多個國家簽訂了共建“一帶一路”諒解備忘錄,一些主要的“一帶一路”骨架已經開始搭建,比如中蒙俄經濟走廊、中國—中南半島的經濟走廊、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、中國—中亞—西亞走廊、中巴經濟走廊、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,有的已取得喜人成果。先就中歐來說,以往,中歐之間的貨運主要靠空運、海運以及公路運輸,空運和公路運輸成本高,海運耗時長。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、速度快、安全性高的特征,以及安全快捷、綠色環保、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,已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干方式。